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,2020年中國所有P2P平台已經全部清理完畢。在國家的強力監管下,P2P行業終於退出了曆史舞台。當年風生水起的網貸行業從此成為過去,甚至媒體也開始沒落,以至於大家都知道P2P沒了,卻不知道沒了之後會怎麽樣。隻剩下風暴中心的出借人,麵對那個平台上看似割韭菜的支付方案,不知所措。
其實大部分網貸平台的提現方案都差不多,除了少數像陸金所這樣“信心滿滿”的平台,采取了提前還本付息的方案。除了個案調查,其他上千家平台大多采用的是折扣支付方式,可能會穿插商場的貨款支付,但本質上是在成本價和售價基礎上的折扣。另一種是承諾3年內還本金。
先說貼現支付。現在隻要提到貼現,對於大部分貸款人來說,基本都是氣的想罵娘。他們的血汗錢不僅沒賺到,還賠了,心理上肯定是接受不了的。更何況我們買的不都是P2P產品嗎?怎麽可能有人全額退款本息,我還要打個折?
要知道,網貸平台雖然都是P2P產品,但是不同機構的底層資產不一樣,也就是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不一樣;各家的貸款餘額也不一樣。錢越多,平台越不可能墊付,因為平台沒那麽多錢;各個平台所在的地方政府對行業的出清政策也有微妙的差異,不可能有一個標準的出清方案,隻能各有各的解決方案。這裏監管的作用是盡可能保護出借人的權益,貼現支付就是其中之一,也是無奈的選擇。畢竟不可能要求6000家平台全部還本付息。要知道銀行隻能做50萬以內的剛性兌付。
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隨著行業的後退,貼息力度越來越低。此前,PPmoney初付時,部分出借人以9.5折的優惠退出,令其他平台出借人羨慕不已,但好景不長。不久後,有貸款人反應,折扣越來越低,已經到了四五折。同樣是大平台的玖富,剛開始的時候付了60%到70%。最近也有放款人反應,現在是40%到50%,“暴風雷”早先的愛款現在也到了10% …
如果貸款人要選擇貼現支付方式,似乎需要從現在開始密切關注。事已至此,就不要再抱怨過去了。畢竟賣了藥也不後悔。相比之前下車的人,他們已經虧了。如果他們不下車,就隻能跟上自己愛的錢,所以能少輸就少輸。也許在你還在猶豫的時候,整個市場都變了。
另一種是承諾3年內還本金,這對於那些要求全額還本付息的貸款人來說,是一線希望。雖然利息還是差,但比輕易損失一半本金的貼現支付好多了。但由於時間跨度較長,充滿了極大的不確定性。比如小牛在線、Rongbei.com等平台都是在方案實施過程中進行備案,備案的結果就更不確定了。
所以很多選擇了這種方式的投資人,無論是谘詢監管班還是平台負責人,反複問的問題就是本金能不能保證,三年內平台會不會出問題。但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平台都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。不是他們不想給,因為平台的退出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行為。平台要根據借款人的還款情況製定支付計劃,監管部門要看平台的支付情況來製定下一步的監管計劃。每個人隻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目前已經可以看到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兩個方麵,一方麵是外部的幹擾因素,另一方麵是逃廢債的群體。所謂外部因素,就是惡意投訴、惡意維權等幹擾支付計劃的因素。首先,有些貸款人的錢被坑了之後就開始報複,不肯收我的錢。平台兌付不正常沒關係,其他投資人能不能拿回錢也沒關係。我就是想泄憤,想看高管坐牢,用各種方法煽動放貸人推案。
一旦投訴和維權增多,必然導致平台和監管調配部分人力做相應的應對工作,導致支付主體業務分散,導致支付緩慢,並可能成為壓垮平台正常運營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就像玖富3頻道的付費計劃,之前幾個月都是按照月供的1/36正常進行,但是經過惡意投訴和惡意維權,與其合作的法律催款機構單方麵解約。付費App bond的主公司被投訴幾乎無法正常運營,導致月供越來越低。有的放貸人甚至在網上截圖說,50多萬的本金現在每個月隻還幾十塊。
而在
逃廢債方麵,一些借款人在清退過程中,開始拒不執行借款協議,秉承著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原則,就是跟平台打持久戰,從而達到不還款的目的,並形成組織“煽動出借人去現場維權”,“成立維權工作室”對平台施壓,最終搞垮平台。而如今這種情況仍未有好轉,已經形成產業嚴重影響網貸清退。正是以上這兩方麵,讓很多出借人對此前本金全回的美好願景打出問號。
其實不管怎麽樣,出借人都是這場遊戲中的炮灰,隻是很多人在心理上還不能接受這一點,甚至還有很多人相信了一些所謂本息全回“內測群”的騙子,最後把褲衩都賠了進去,而那些已經接受自己投資失敗和走黴運的投資人,卻早已下車開始了新的生活,努力工作賺錢彌補自己犯過的錯誤,吃一塹長一智。
所以說,究竟是選擇打折短痛,自此一道兩斷,盡快回歸正常生活,還是選擇3年本金,月月擔驚受怕呢?決定權在你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